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案例分享
来访须知

【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为人处事一定要懂的“3分钟定律”

发布时间:2025-01-30   浏览:

时间,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说话、做事、待人,都需要经过时间的发酵。


懂得了“3分钟定律”,就可以迎来更好的自己。


具体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说起:


01

说话前斟酌3分钟


俗话说: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


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根本收不回来。即使没有恶意,也很容易伤害到别人,给自己造成祸患。


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尺子,更能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情商。讲话“慢”一点,给自己多留一些沉默的时间,是为思考留有余地,也是守住做人的分寸。


琅琊王氏,是中古时期中原最具代表性的名门望族,千百年来,琅琊王氏子弟中政治、文化人才辈出。而这个家族祖上传下的家风,竟简单到只有6个字:“言宜慢,心宜善。”


一个人学会了“言宜慢”,说话经过大脑,也便懂得了为人处世的智慧,做人不浮躁,做事不毛躁,面对何种境遇,都能沉着冷静妥善处理。


 “言宜慢”是一种情商,体现着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短短3个字,凝结着说话和做人的智慧。


说话之前,一定要在脑子里面过滤一遍。要想清楚,话一出口,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不得不说的话,应该怎么说,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能少说,绝不多说;能慢说,绝不快说;能软说,绝不硬说。


管住嘴,你就赢了。


02

生气前冷静3分钟


生活中,难免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发火动怒,行事就很容易变得冲动。这时候说的话、做的事,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只会让事态变得更加严重。


非洲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蝠,虽然看着弱小,却是野马的“天敌”。他们专门趴在野马后腿上吸血,无论野马怎么狂奔,都无法摆脱。


有些野马不以为然,而有些野马则暴躁不已。那些暴躁不已的野马最终会在嘶嚎和相互踢打中死去。


人们会认为野马是被蝙蝠吸血而死,但经专家分析,蝙蝠吸食的血量其实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不会使得野马失血而死。


真正造成野马死去的,是野马在被蝙蝠吸血之后的“情绪失常”,暴怒让它们自毁灭亡。


愤怒之时,要先稳一稳自己的情绪,冷静几分钟,让怒气消减后再做判断。如此才能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


“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不被怒气裹挟,才能摆脱“蝙蝠”的控制。


把控住情绪,才不会让自己及身边的人受伤害。理性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才能在健康轻松的状态下过好生活。


人在生气时,行事很容易变得冲动。这时候说的话、做的事,只能伤人伤己。


控制愤怒最好的方法,是舒缓。与其事后悔恨,不如让自己冷静三分钟,等情绪缓和些再做决定。在日常小事上,刻意磨炼自己,学会控制情绪。


时间长了,看问题就不会那么偏激。学会冷处理,才发现原本想不通的事,根本不值得你生气。


03

凡事提前3分钟


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提前量。事先准备好才会成功,没有准备就容易失败。一旦养成迟到的习惯,到头来吃亏的一定是自己。


张良在下邳时,遇见一位谈吐不俗的老人。


老人对张良说:“五天后的早上,你来桥上见我。”


张良连忙应“是”,五天后按时赴约。可他没想到,老人来得比他早,已经等他很久了。


老人见了张良,训斥道:“跟长者约定,也敢迟到?五天后早些来见我!”


说完,老人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又过了五天,张良一听到鸡叫,就急忙赶去赴约。


这次,老人见张良来得这么早,满意地点头。拿出一本书交给张良,就是著名的《太公兵法》。张良仔细研读这本书,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


凡事提前3分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给人留下好印象,让人看到你的真诚。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人欢迎。


凡事提前三分钟,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给自己预留出缓冲的时间,不至于手忙脚乱、丢三落四。


04

待人自省3分钟


 “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几十年,便有一半的人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生活中,走错路、做错事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明明做错了事情,却给出“不是我的错”的回应,或是推卸责任、顾左右而言他,再或是习惯了逃避,把头深深埋在土里,唯独缺少的是直面自己错误的态度,不懂得反思,不懂得自省。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每个人都需要时常回头看看自己,时常检视自己的因何而得又因何而失。常自省、勤自勉,如此才能少摔跟头,少走弯路。


人性的弱点之一,就是习惯两只眼睛都向外看。总是紧盯着别人的错处,却唯独看不到自己。与人相处时,学会一只眼看世界,一只眼审视自己。


挑剔别人,只会显得自己非常低级。有时间抱怨别人,不如尽全力改变自己。


遇到问题,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是说一切都是你的错,放弃对错,放弃二元对立的评判,只去思考自己如何调整,能让事情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


无论外界的人和事如何呈现,你都可以找到可以调整自己的部分,从而让结果有所不同。


每一个事件,都是成长的最好时机。


- END -


来源网络,内容整理编辑自微信公众号:催眠师聂飞,原文未标注原出处,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我们赞成并遵循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举措,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仅供学习者免费使用,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部分推送文章、图片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15663816666,经核实后,定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哈尔滨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地址】

 

手机/微信:15663816666

电话:0451-86315777

微信公众号:zrlxlzx

抖音号:zrlxlzx_1973

快手号:zrl15663816666

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

群力店:哈尔滨群力大道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1834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

上一篇:【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焦虑的本质,是对不确定性的恐惧
下一篇:【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为什么「回避依恋」总是吸引「焦虑依恋」
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