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案例分享
来访须知

【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接纳自我的5层境界,你在哪一层

发布时间:2025-08-01   浏览:

“接纳自我”是心理学家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的重要部分,他认为:接纳自我是自我认知结构的一部分,是形成人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接纳自我,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整体状态的认可程度,个体能够积极地看待自己各方面的价值和存在,能接纳包括与自我相关的各个方面:自我形象、身体形象、自我情感、态度、信念、价值观、生活目的、身边的人、所处的生活环境等等。


这些因素构成了个体的自尊心,适当的自尊心是个体接纳自我的重要因素。这意味着,一个人不会因为自己的形象好坏、态度、信念的差异而感到自卑。


接纳自我的人能够自发地接受、接纳他人和世界本来的样子。这个本来的样子就是现实,是当下所发生的、所经历的人和事的总和,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不是你所经历过的过去的现实,也不是你所想象的未来的现实,更不是别人经历过的现实。


接纳自我的人在各个方面都不会排斥自己,他们允许自己不够优秀,也愿意给自己成长的时间和耐心;他们不会因为接纳自己而停止成长,反而会因为接纳自己更有动力成为自己。因而,他们会很少受到情绪的影响,也很少受到过时的经验的影响;很少会产生内在矛盾,他们不会长期陷入情绪内耗之中。


同时,接纳自我不是自暴自弃,而是理性的、客观的、积极地看待自我;也不是自我崇拜,不会因为自己的优点而感到骄傲,也不会因为自己的缺点而感到自卑。也就是说,他们不受他人评价的影响,是因为有自己的价值体系。


所以,接纳自我的程度,成为个体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尺。


从心理角度来说,“接纳自我”一共有5层境界,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第一层:

接纳被人认可的部分


受到身边重要人物关系的影响,个体会不自觉地以别人的期待为标准。


比如,认为能够赢得别人认可的行为方式就是正确的、有价值的,认为不被认可的行为方式就是错误的、无价值的。其结果就是,个体总是在迎合别人的期望,却没有发展出独立的人格。


固着于第一层境界的人,常常陷入迷茫之中,因为他们缺乏对自我的认知能力,不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在长期迎合他人的过程中,让自己觉得疲惫不堪。


第二层:

接纳被自己认可的部分


这个阶段的个体意识到,全然地迎合他人就会迷失自我。陷入困境中的他们,产生了逆反心理。


为了迫切找回自我,他们全然不在乎别人是否认可与接纳,只以自己的价值观为评判标准。


他们一定程度上接纳了自我,却只能够接纳他们认可的部分。


处于这一层境界的人对自己的要求特别严格,往往给自己制定过高的标准,导致陷入自我的迷失之中。


对自我要求越严格,越难以接受不符合认知的部分,这让他们感到痛苦。


第三层:

接纳被自己认可

和被他人认可的部分


只接纳别人认可的人会觉得缺乏自我存在感,只能接纳被自我认可部分的人会觉得痛苦,两者折中形成了第三境界的人:接纳被自己认可和被他人认可的部分。


处于这一境界的人,意识到自己不会被所有人认可,这不代表自己没有价值。


他们将自己的价值观融入到人格体系中,结合别人的期待,形成了一种既能满足别人又能满足自己的状态。


他们会朝着自己认为对的,并且也能够符合别人期待的方向努力。会表现的上进心很强,内在的动力十足,驱使他们追求梦想。


第四层:

接纳自己认可的部分,

以及他人认可与不认可的部分


处在第四层境界的人,开始意识到接纳不被别人认可的部分。


在之前的三层境界中,都是全然的有条件接纳,也就是当自己的行为符合自己的价值、符合他人的价值条件下,才会觉得满意、认可的状态。


处在第四层境界的人,较少的受到别人评价的影响,他们能够做到宠辱不惊。别人夸赞自己也能接受,别人批评自己也不会放在心上。他们对自己有了基本的认识,只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就会坚持做下去。


与第二层境界相比,处在第四层境界的人对自我的接纳程度更高,更符合成熟的一面。


第五层:

接纳自己认可和不认可的部分,

也接纳别人认可和不认可的部分


处在第五层境界的人,也可以称之为无条件接纳自我的人。


他们不会因为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而感到骄傲或者自卑,看待事物更加理性和客观。


他们能够接受真实的自己,不会因为自身的缺点而感到困扰。而且,对现实的理解更加客观,能够根据现实情况看待自己的需求和愿望,不会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也不会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他们全然地接纳自己的智慧、形象、信念、价值观、生活目的以及周围的朋友。所以,不会嫌弃别人不够优秀,也不会嫌弃现实给自己带来的阻碍。


总而言之,


人的成长方向

就是要全然地接纳自我。


了解自己所处的境界,

就能够意识到自己应该如何发展了。


- END -

来源网络,内容整理编辑自微信公众号:催眠师聂飞,原文未标注原出处,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本号赞成并遵循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举措,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仅供学习者免费使用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部分推送文章、图片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15663如慧816666,经核实后,定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哈尔滨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地址】

手机/微信:15663816666
电话:0451-86315777
微信公众号:zrlxlzx
抖音号:zrlxlzx_1973
快手号:zrl15663816666
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号
群力店:哈尔滨群力大道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1834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

上一篇:【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这五种自由,能帮助孩子自主发展
下一篇:暂无
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