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关系”对个人生活和职业成功非常重要,而这项技能是任何人都可以学会的。 内容来自:大卫·布拉德福德《深度关系》
01让他人了解真实的你 我们大多数人,每天都要与不怎么了解我们的人进行无数次的互动。有时,你渴望能有更深刻,更有意义的联结,但你并不总是知道该如何建立这种联结。
让他人更加充分地了解你,是建立深度关系的关键。自我表露可以创造更多的联结机会,增强信任,真实的自我被他人接纳,是一种极大的认可。
尽管如此,自我表露也不是没有风险的。但是,小心谨慎同样也有风险。不幸的是,我小心谨慎,你也可能守口如瓶。如果没有自我表露,就不可能建立更深的关系。那么,你应该表露多少?应该何时表露?
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但根据我们的经验。人们通常太过谨慎了——他们可以分享的比自己认为的更多、更早。
02 15%法则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在特定的互动中你会一直评估分享什么是合适的。这种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信息、你对风险的看法,特别是关系所处的状态。
该如何解决这种困境?
有一种方法就是我们给学生的建议——"试试15%法则"。你可以想象三个同心的圆环——离圆心越远,安全感越少。
中间最小的圆环是舒适区。这个区域代表你会毫不犹豫地说出或做出的事。对于这些事情,你感到完全放心。
最外层的圆环是危险区,是你不会考虑做或说的事,因为很可能造成负面的后果。
“舒适区"和“危险区”之间的圆环叫“学习区”。对于这个区域里的事情,你不确定别人会有何反应。在这个区域内,人们通常能学到一些东西。
有些学生担心,冒险进入学习区,可能会有无意中陷入危险区的风险。我们对此的建议是,你可以像上图一样,稍做尝试,只踏入学习区15%的区域。
采用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即便遇到坏事,也不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如果你完成了一次成功的互动,就能帮助别人进一步地了解你。
有了这次的成功经历,你就可以考虑再前进15%了。15%法则不是绝对的金科玉律,其价值在于帮助你考虑各种可能的选择。
请想象你和一个朋友在一起,并且想知道这个人对你有什么感觉。你可以待在舒适区,说一些这样的话:"有时我担心别人会怎么看我。"如果你稍微冒险一些,走到舒适区外15%的区城,就可能会说:“上周我对咱们的朋友迈克尔发表了评论,从那以后我就一直在担心你对我的看法。"
走出舒适区是学习的基础。比如,当你第一次学习滑雪时,你会从初学者滑道开始,而不是最难的双黑道。一旦你在初学者滑道上得心应手了,你就需要换到更有挑战性的滑道(15%),否则你就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滑雪运动员。站在新滑道的起点,你可能会感到害怕或兴奋,也可能两种感觉都有。但是,只要你在那条滑道上练习的时间够长,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舒适区扩大了,你也准备好前往更难的滑道(下一个15%)了,这个过程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当然。如果你想回避那种恐惧,你可以一直待在初学者滑道。但这样你的滑雪技术就不会进步了。不断走出自己舒适区的过程也是建立关系的关键,这是不断自我表露的基础。
对于15%法则,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首先,这是主观的:15%对于你来说可能风险很低,但对于另一个人来说则可能是极端危险的。如果你是个35岁的纽约人,谈论心理治疗可能处在你的15%区域内,但如果你是个55岁的英国乡下人,这个话题可能就远远超出了你的15%。
其次,你必须考虑你透露的信息对别人的影响。例如,你不应该和一个刚刚失去母亲的人分享你与自己母亲争吵的详细过程。最后,你必须判断说话的场合是否适宜。在一对一交流中能谈的话题,可能不适合在人数较多的聚餐里谈。
03 情绪在关系中的作用 分享事实信息可以让别人在整体上认识我们,但仅此而已。分享感受往往是更有影响力的做法。经历同一件事的两个人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情绪反应。他们可能都失去了工作,一个人被彻底击垮了,但另一个人只感觉到了挑战。
情绪的另一个好处是,它们能为事实赋予意义。感受也可以表示体验的强度。在回应他人的行为时,你可能感到轻微的困扰,也可能感到烦躁、恼火、生气或暴怒,这些不同的体验强度在人际交流中是至关重要的,它们能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情绪为交流提供了色彩,能以一种完全不同于平静与理性的方式吸引他人。你可以把情绪想象成音乐。音调的变化让歌剧变得丰富多彩,就像伟大的乐谱需要高亢的高声部和低沉的低声部一样。为了更好地交流,我们必须既表达想法(认知)又表达感受(情绪)。如果情绪如此有价值,那我们为什么要贬低情绪?
04 有关脆弱的问题 人们对于自我表露有一个共同的担忧(尤其是在自我表露可能涉及某些可能被视为缺陷的东西时):担心其他人会认为他们很软弱。
我们却不这么看。自我表露需要坚毅的品质和内在的力量。比如,当桑杰对埃琳娜说“我很佩服你能有勇气告诉我,说出这些话一定很不容易"时,他指的就是这种品质和力量。
有些压力与工作有关,有些则与个人有关。大家都知道弗兰克的妻子病得很厉害,但他们对事情的细节一无所知。弗兰克犹豫地告诉大家,妻子面临的情况很让人痛苦,然后开始流泪了。他迅速道了歉,试图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不,没关系!”同事们纷纷说道。然后他们表示他们被弗兰克的坦诚所感动了,并且为他照料妻子的事情而动容。
05 沉默的代价
即使是安全、平常的话语,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的。在缺乏信息的情况下,人们会编造出一些东西。每个人都会在与人交往时得出一些结论。
我们表露得越少,他人就会编造更多的信息,来填补认知的空白,以便理解他们看见的我们。如果我们太过谨慎,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感受,我们实际上就更加无法控制别人对我们的看法了。
如果我们只分享自己的一面,就会产生另一种形式的沉默——在那种情况下,对方看不到也不了解真实的我们,包括那些更有趣的部分。即使我们成功地树立了某种形象,那也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胜利。这只证明了真正的自我不受人欢迎而已。
此外,法国著名作家拉罗什富科曾说过:“我们太习惯于在别人面前伪装自己,以至于我们最终连自己也欺骗了。"同样糟糕的是,一旦我们给别人留下了某种固定的印象,我们往往就会一直如此表现,而真实的自我会越来越不为人所知。这样做的代价是更加孤独,以及我们所说的"渐渐地被秘密束缚住了",我们自身重要的部分,通常与我们真实自我的其他方面有关。
隐藏自我的某一部分,可能会让我们隐藏更多的东西。导致我们表现出来的部分越来越少,最终让我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肤浅。
先有安全感,还是先有自我表露?
人们很容易有这种想法——"在我知道我能信任那个人,得到他的接纳之前我不会冒险透露很多信息,我需要先知道他会有什么反应”。我们认为,这里的因果关系应该颠倒过来——承担15%的表露风险是建立安全感的基础。
如果每个人都在等着对方去冒险,关系就不会有发展。
- END - 来源网络,内容整理编辑自微信公众号:每日意图,原文未标注原出处,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本号赞成并遵循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举措,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仅供学习者免费使用,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部分推送文章、图片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15663816666,经核实后,定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哈尔滨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地址】
手机/微信:15663816666
电话:0451-86315777
微信公众号:zrlxlzx
抖音号:zrlxlzx_1973
快手号:zrl15663816666
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号
群力店:哈尔滨群力大道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1834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