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案例分享
来访须知

【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解析“躯体化”:别让坏心情成为身体的隐形负担

发布时间:2025-04-21   浏览:

在心理学的世界里,有个名叫“躯体化”的隐形魔术师,它能悄无声息地在你的身体舞台上进行表演,将你的坏情绪悄然转化为身体各处的小状况,就像把无形的忧愁变魔术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疼痛或不适。


焦虑来袭,头疼可能悄悄跟上;
压力山大,肠胃便开始“闹革命”;

愤怒久抑,肩颈犹如重负千斤巨石……


躯体化,是个体以身体的不适反应来映射内心情绪纠葛与心理困扰的一种现象。当我们的情感难以言表或受到社会约束而难以释放时,身体便成为了情绪的代言人。


正如弗洛伊德所洞见的:“身体犹如心灵的映射之窗。”我们的每一种情绪体验,不论是愤慨、忧虑、哀伤还是惊恐,都可能在身体上刻下其独特的印记。


躯体化形成的心理机制:


1)心理自我保护机制


在心理压力、情绪困扰或心理创伤难以解决时,内心的冲突可能会转化为身体的症状,使身体成为情绪的“承受者”,通过种种不适来反映内心的疲惫与不安。


身体与心理紧密相连,当负面情绪无法正常释放时,它们会寻找其他途径,最终在身体上得到体现。例如,长期的压力、焦虑、愤怒或悲伤,大脑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干扰身体机能。


言语或许可以掩饰,但身体却诚实无欺。当身体出现问题,且无法从病理学上找到原因时,这往往是身体在向你发出警告。此时,你应该停下来,审视自己的内心,别让身体为你的负面情绪买单。


2)一般适应压力理论


面对压力源,身体会经历警觉、抵抗和耗竭三个阶段。


在警觉阶段,身体被激活以应对压力,可能出现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症状;

若压力持续,进入抵抗阶段,身体虽努力维持平衡,但资源逐渐耗尽;

一旦超过极限,便进入耗竭阶段,可能引发各种躯体疾病。


例如,一个人长期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身体的应激反应持续被激活,起初可能只是感到疲劳、失眠,若不及时调整,后续可能引发肠胃问题、心血管疾病等。


缓解躯体化症状的有效途径:


1)增强对情绪的自我觉察

正如古希腊智者苏格拉底所言:“认识你自己。”唯有当我们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自己的情绪波动时,方能及时洞察问题的根源。


不妨每日预留片刻时光进行自我省察,轻声问自己:“今日我心绪如何?何事触动了这份情绪?”如此反复练习,渐次提升对情绪的敏锐度。


还可以借鉴正念减压的智慧,时刻留意自己的情绪状态。一旦身体不适,不妨驻足自问:“近期是否有心结未解?”学会辨识并理解自己的情绪,明了压力之源。


认识到症状与情绪的关联,是迈出的关键第一步。接纳而非逃避这些症状,能够减轻内心的重负,为后续应对举措奠定基石。


2)掌握情绪的正确表达方法


勿让情绪深锁心门。人本主义心理学深谙:被倾听与理解,乃心灵治愈的重要篇章。


寻觅一位值得信赖的挚友或亲人,畅快淋漓地倾诉心声。比如,与闺蜜共享午后茶时光,将职场烦恼一吐为快;抑或,在家庭聚会上,聊聊近日的困扰,让情绪得以释放。


若难觅合适的倾诉对象,不妨通过运动、绘画、日记等方式,为情绪找到出口。比如,奔跑时,体内分泌的内啡肽宛如解压神器,助我们舒缓压力、提升情绪;绘画,则让我们以创意的形式,将内心情感娓娓道来,寻得心灵的慰藉;日记里,将内心的感触、思绪跃然纸上,在书写的过程中,情绪得以梳理与缓解。


3)调整认知视角


面对压力与挑战,不妨尝试转换视角,培育乐观向上的心态。


正如心理学家埃利斯所倡导的ABC理论所揭示的: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反应C不是直接由激发事件A引起的,而是由个体对激发事件的认知和评价所决定的B。因此,通过改变我们的认知B,可以调整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反应C。


借助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理念,重新审视并调整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很多时候,负面情绪的产生源于认知上的偏差。


例如,将工作中的一次小错误视为自身能力不足的象征,这种观念往往引发焦虑和自我贬低。然而,若能转换视角,将其视作一次成长和提升的契机,情绪便能显著转向积极。


面对问题时,不妨自问:“我的这种看法是否合理?是否还有其他解读的角度?”通过此类自我反思的对话,调整自身的认知框架,进而改善情绪状态,降低躯体化症状的出现。


4)掌握身心舒缓的技巧


学习并运用一些身心放松的手段,例如深呼吸、冥想以及渐进式肌肉放松练习等。


深呼吸有助于平衡我们的自主神经系统,使身体从紧绷状态中得到释放。


还可以每天预留10至15分钟进行冥想,全神贯注于当前的呼吸与感受,摒弃杂念,这对缓解焦虑与压力尤为有效。


渐进式肌肉放松练习则是通过逐一紧张和放松身体各部位的肌肉,使我们更加敏锐地感知身体的紧张与松弛,进而达到身心的放松状态。这与心理放松疗法中的多种放松技巧异曲同工,通过主动练习,使身心进入宁静和谐之境。


总之,请大家务必留意身体传达的信息,莫让身体默默承受负面情绪所带来的影响。


- END -

来源网络,内容整理编辑自微信公众号:暖心心理,原文未标注原出处,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本号赞成并遵循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举措,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仅供学习者免费使用,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部分推送文章、图片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15663816666,经核实后,定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哈尔滨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地址】

 

手机/微信:15663816666

电话:0451-86315777

微信公众号:zrlxlzx

抖音号:zrlxlzx_1973

快手号:zrl15663816666

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

群力店:哈尔滨群力大道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1834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

上一篇:【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抑郁不是过度悲伤,是“错位的”悲伤
下一篇:【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心若放宽,处处都是晴天
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 访客留言